在北京十三陵水库的青山绿水掩映下,一场以“粉色”为主题的铁人三项赛激烈展开,这场赛事在如同水墨画般的迷人风景中进行。这是2025年“她铁”粉色铁人三项挑战赛的第五站比赛。

性别平等需落于实处

比赛于12日早上7点30分拉开序幕,女子精英组率先出发,随后是男子精英组的参赛者。在女子精英组比赛中,40岁的运动名将于姝珺获得了亚军。谈起比赛,于姝珺表示:“这是我第一次参加‘她铁’,作为一名女性运动员,我希望能够借此展现女性在铁人三项赛场上的态度。虽然青春年华不再,但我认为自己有着更强的内在力量,我很喜欢自己的40岁。”

“她铁”是由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协会推出的全新赛事品牌,自创立以来,吸引了大量热爱运动的女性参与。6月22日,“她铁”挑战赛首站在辽宁鲅鱼圈的望儿山风景区举行。这座山峰孤伫而立,高106米,因流传着母爱传说而闻名。据说,此地承载着一位母亲望子归来的故事,为赛事主题注入了对母爱的深沉致敬,也彰显了女性挑战极限精神的独特意义。

赛事不仅让人感受到赛场上的竞技精神,也传递出选手间的温暖友谊。首站比赛中,参赛者刘芊箬在体力透支的状态下放缓节奏,经历心率达到170和两度呕吐后仍坚持完成比赛。在跑步阶段误走赛道后,她受到同龄组选手徐莹的善意提醒,两人最终携手冲向终点并相拥庆祝。徐莹以更短的净用时获得全场冠军,而刘芊箬则取得第二名。赛后,刘芊箬感叹:“和好姐妹们一起比赛,一起让中国女子铁三在国际赛场上取得更好成绩,这种感觉特别幸福。”

2025年“她铁”计划举办6场比赛,目前已成功举办了5站,最终收官站将于10月下旬在江苏无锡举行。这一赛事的连续成功证明了性别平等不仅是宏观政策倡导的议题,更可以在实践中通过创造包容环境和给予特别关注体现出来。

“她铁”赛事的主色调是粉色,无论是在冲线带、终点门,还是奖牌设计上都充满女性专属元素。赛事还为女性参赛者提供丰富的特权和特殊关怀,包括优先出发的安排,以及终点处象征女性气质的花朵赠送。此外,组委会还设计了赛事专属纪念品,分发专属物资,赛事的每个细节都彰显了对女性选手的全方位支持和尊重。

对于一些女性参赛者来说,“她铁”不仅是一场比赛,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。白菊在首站望儿山比赛中夺得了半程组30-39岁的第一名。她分享道:“第一次感受到女子优先出发的安排,此外撞线后还有专门补妆的地方,能够以最好的状态登台领奖非常贴心。希望通过这项赛事,有更多女性投入到运动中,体验其中的快乐。”她认为,随着社会对健康和美的关注提升,女性参赛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,这是一种积极的趋势。

这群女性的赛场表现,比任何关于性别平等的口号都更有力量。于姝珺,这位曾于2005年全运会获得亚军的运动员,在退役多年后重返铁三赛场。她的初衷是希望孩子能够看到母亲为梦想而拼搏的样子。她认为,“体育精神”是一种底气,一种面向挑战的勇气:“也许游泳阶段你不是第一个完成的,也许自行车是你的强项,又或许跑步最后一百米才是你的‘绝杀’,无论如何,这项运动教会我们面对困难,找到答案并坚持完成。”

对于女性铁三选手来说,如何平衡家庭、工作和训练常常成为外界关注的话题。然而,于姝珺坦言,无论男女,都难以完全靠个人实现平衡,更多是家人在背后默默支持。“我的儿子经常对我说‘妈妈你去比赛吧’‘妈妈加油’,他的支持让我倍感温暖。”她认为,也许这种支持体现在简单的关怀中,比如父母准备的一份食物,或是孩子的一句鼓励,都能成为强大的动力来源。

性别平等需落于实处

于姝珺坚定地说道:“女人40岁了依然可以做到很多事,而铁三赛道上我们可以继续奔跑。这项运动不仅是一种身体挑战,更是一种自我突破的象征。”